2020年前三季度扬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.3%,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.9%,非食品价格上涨0.8%;服务价格上涨0.8%,消费品价格上涨5.1%。同比涨幅呈波动收窄的趋势。
一、前三季度扬州CPI运行概况
(一)各月环比涨跌互见。
2020年前三季度,扬州CPI环比涨跌幅度收窄,逐步回稳。1、2月份由于春节效应及疫情影响,生鲜食品价格走高,CPI环比分别上涨1.0%、0.8%;3—5月份食品价格持续回落,成品油价格走低,CPI环比分别下降0.8%、0.4%和0.1%;6、7月份商场促销,衣着和电器价格回落,CPI环比分别下降0.1%、0.3%;8月份,受高温天气影响,鲜活食品价格回升,CPI环比上涨0.3%;9月份,部分民办教育费用上调、景点门票旺季上浮,CPI环比上涨0.2%。
(二)同比指数波动回落。
2020年前三季度,扬州CPI同比涨幅波动收窄,1—3月份扬州CPI同比涨幅分别为4.7%、5.1%、3.9%;4—6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3.3%、3.3%、3.4%;7—9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2.6%、2.2%、1.6%。
2020年扬州市CPI环比、同比涨跌幅见下图:
(三)八大类价格。
从消费结构看,2020年前三季度,构成CPI的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“六涨二降”,涨幅由高到低依次是:食品烟酒上涨10.6%,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.4%,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.7%,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.1%,居住上涨0.8%,医疗保健上涨0.6%,衣着下降1.0%,交通和通信下降1.4%。
(四)涨幅与全国、全省的比较。
扬州各月CPI同比走势与全国、全省基本一致,前三季度2020年同比涨幅与全国、全省均为3.3%,在全省13个城市中由高到低排序与连云港市、镇江市并列第3位。
2020年以来扬州市、江苏省、全国各月CPI见下图:
二、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运行情况
(一)食品价格上涨较为明显。
前三季度,食品烟酒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.6%,影响CPI上涨3.0个百分点。其中食品、烟酒、在外餐饮价格分别上涨14.9%、3.2%、2.6%,茶及饮料价格下降0.1%。
食品中14个类别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“10涨4降”,涨面为71.4%,具体变动情况如下:
1.米面价格回落。受粮食托底收购价下调影响,与去年同期相比,大米、面粉、粮食制品价格分别下降3.4%、4.2%、0.1%,其他粮食价格走高,上涨14.6%。前三季度粮食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.6%。
2.食用油价格波动走高。受国际市场上油料作物价格波动影响,食用植物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.7%;生猪价格走高,带动食用动物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5.1%。前三季度食用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.5%。
3.鲜菜价格回升。1、2月份受春节效应以及疫情影响,菜价上涨幅度较大,环比分别上涨14.2%、7.0%;3—5月份气候适宜,鲜菜大量上市,环比分别下降8.5%、6.2%和7.3%;6月份入梅后持续暴雨,菜价快速回升,环比上涨11.7%;7月份价格较为平稳,环比下降0.7%;8月份,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菜价走高,环比上涨8.8%;9月份价格较为平稳,环比上涨0.1%。前三季度鲜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8.0%。
4.猪肉价格大幅上涨。1、2月份受春节效应影响,猪肉价格走高,环比分别上涨5.0%、12.0%;3—5月份受储备肉投放和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推动,猪肉价格持续回落,环比分别下降7.1%、7.0%和4.9%;6—8月份餐饮市场回暖,需求增加,带动猪肉价格回升,环比分别上涨2.1%、9.2%和2.4%;9月份再次回落,环比下降2.9%。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72.1%。受猪肉价格上涨带动,前三季度畜肉类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5.4%,其中,畜肉副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64.0%,牛肉价格上涨19.1%,羊肉价格上涨0.5%。
5.禽肉价格上涨。受猪肉价格上涨影响,鸡肉、鸭肉消费增加,价格走高。前三季度鸡肉、鸭肉、其他禽类及制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4.1%、6.5%和10.1%。
6.淡水鱼价格探底回升。由于鲫鱼等淡水鱼存塘量减少,供应不足,价格与前两年低迷状态相比出现回升。1、2月份受春节效应及疫情导致的交通不畅等因素影响,淡水鱼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.2%、15.1%;3月份春节影响消退,淡水鱼价格环比下降9.0%;4—6月份淡水鱼存塘量不足,价格持续走高,环比分别上涨0.4%、12.6%、5.8%;7—9月份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,环比分别下降0.6%、2.4%、2.2%。前三季度淡水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7.5%。
7.鸡蛋价格保持低位。蛋鸡养殖规模扩大,鸡蛋供应量增加,此外受疫情影响,饭店、食堂延缓开业,鸡蛋需求减淡,鸡蛋价格持续走低,1—3月份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下降6.3%、6.0%和11.1%;4月份微涨,环比上涨0.8%;5-6月份继续下行,环比分别下降3.9%、4.9%;7—9月份鸡蛋价格触底反弹,环比分别上涨5.0%、14.0%和1.2%。前三季度鸡蛋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.6%。
(二)汽柴油价格明显下降。
受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波动影响,前三季度汽、柴油价格经历18次调价窗口,其中3次上调、4次下调、11次不做调整,前三季度汽、柴油价格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.4%、14.6%,影响CPI下降0.3个百分点。
(三)教育类费用上涨。
前三季度,教育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.3%,影响CPI上涨0.3个百分点。受2020年秋季学期民办教育、学前教育以及课外教育等收费标准上调影响,前三季度教育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.8%;纸浆成本、运输成本提高,部分教辅用书价格上调,前三季度教育用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1.4%。
(四)黄金价格上调。
受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影响,前三季度黄金、铂金饰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29.3%、4.3%,影响CPI上涨0.2个百分点。
三、价格走势成因分析
1.食品类价格上涨。受价格周期性波动、猪肉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影响,鲜菜、猪肉、鸡肉、淡水鱼价格均有上涨,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4.9%;受食材价格走高影响,前三季度在外餐饮价格上涨3.2%。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2.9个百分点,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85.6%。
2.疫情影响。受新冠疫情影响,部分文化娱乐类部分行业停业、部分停业,恢复营业后价格回落,前三季度旅行社收费、电影票、宾馆住宿价格下降7.8%、6.2%、14.0%,前三季度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0.8%,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.0个百分点。卖场、综合体等复工复市后,来店客户量下降较多,商场为吸引客源,折扣优惠力度大于往年水平,服装鞋帽、家用器具等价格走低,前三季度衣着、家具、家电价格分别下降1.0%、2.5%、2.2%。
四、后期预判
1.气候因素:四季度如出现寒潮、雨雪天气,可能会对生鲜食品的生长、储运产生一定影响,鲜菜、水产价格存在上涨空间。
2.猪肉价格:随着生猪生产逐步恢复,存出栏量明显提高,预计后期猪肉价格将延续稳中有降态势。
3.大宗商品价格: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,后期黄金、汽柴油以及农产品价格存在上涨空间。
4.翘尾影响:去年价格上涨导致的翘尾因素影响逐步消退,10—12月份翘尾影响回落至0.2个百分点以内。
综上所述,预计四季度CPI涨幅将进一步回落。
(来源: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网站)